2012年,編號“800001”的杭州首輛小紅車從鳳凰山下跨過錢塘江被一路騎到南岸的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入駐該館成為永久性“鎮館”藏品向公眾展示。這一年,小紅車以9處服務點碳排放量,在北京環境交易所實現了中國第一筆公共自行車的碳交易。
2022年,經歷了高峰與低谷,探索變革與創新的小紅車,依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倡導低碳生活,引領綠色出行。
一條民生之路
十年來,小紅車在惠民利民之路上持續發力,走出了一條民生之路。
2012年,租用小紅車需要200元押金,計費標準還是“第1小時免費,第2小時1元,第3小時2元,超過3小時每小時3元”。2022年,租用小紅車可以免押金,“1小時免費,超過1小時每小時1元,單次單日5元封頂”的計費標準更惠民,通過延時還車,還可以實現最多3小時的免費時長。
2012年,主城區與余杭區、蕭山區的小紅車尚不互通,需要通過換乘點進行換車。2022年,不僅主城區和蕭山區、余杭區實現了互聯互通,帶上叮嗒出行APP,還可以在全國眾多城市地區直接使用當地的公共自行車。
2012年,親子小紅車寥寥無幾,想要帶娃游西湖既費時又費力。2022年,杭城已經擁有了11000輛親子小紅車,帶娃游西湖成為杭城游的“經典項目”。
2012年,小紅車的運營時間還有限制,都市夜歸人無法在深夜租用小紅車。2022年,小紅車已經實現24小時運營,不論白天黑夜,還是刮風下雨,亦或是在疫情期間,始終保留著一種公共出行方式。
過去的十年,小紅車盡可能、盡所能,回饋著杭城、回饋著市民。通過自行車下鄉,向余杭區黃湖鎮青山村捐贈了一批小紅車,為當地村民游客提供便捷的綠色出行服務;設立義務維修點,不定期開展進社區活動,為有需求的市民朋友免費維修自行車;隨處可見的服務亭,被打造成旅游咨詢點、社企共建點、微笑亭、城管驛站、普法加油站……用于各個民生領域,為市民游客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
一條創新之路
2012年,小紅車獲得“中國建研院CABR杯”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編號“800001”的首輛小紅車入駐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在經歷了大規模建設之后,小紅車立足過去,面向未來,走上一條創新之路。
2012年,租用小紅車還只能刷卡,外地游客來到杭州,想要騎自行車游覽西湖,先要到旅游咨詢點辦理租車卡,離開杭州時再去退卡。2022年,掃碼租車已經覆蓋了整個杭城,市民游客通過叮嗒出行APP,就能在杭城隨時隨地租用小紅車,還可以查看服務點的分布和車輛情況。
2012年,小紅車還是最早的模樣,第二代小紅車,塑料車筐,連體擋泥板,時不時被“牛皮癬”侵襲。2022年,經過不斷更新升級,小紅車已經是第五代,防盜鋼管、防刺輪胎、鋁合金一體車筐、輕量型擋泥板……整潔又干練。安裝了電子鎖的第六代小紅車,則代表了一種更新的發展模式。
2012年,小紅車還主要依靠經驗管理,目之所及、電話溝通是信息獲取和傳遞的主要方式。2022年,小紅車已經應用了智慧管理平臺,通過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實現智慧管理的上傳和下達。
十年間,小紅車不斷探索,用創新賦予公共自行車更強大的生命力。2020年,推出了以綠色共享出行為主導,集新能源、新服務、新零售、新模式及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小紅生活”共享服務平臺;2022年,在前期多次嘗試的基礎上,正式試點推出了“實體樁+電子樁”服務,提升服務點容量,保留原有的有序運營,讓用戶使用小紅車更加便捷。
一條綠色之路
2012年,小紅車以9處服務點的616噸碳排放量,在北京環境交易所由專業單位評估后,以21560元成功完成交易,成為中國第一筆公共自行車的碳交易。2021年,根據國家發改委《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小紅車以公共自行車碳交易試點為契機,有序推進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項目。
2012年,小紅車累計租用量3億人次。2022年,已經達到12.35億人次。平均租用時間33.6分鐘,平均出行距離約3.0~5.0公里。如果按照每次出行距離為3.0公里計算,累計行駛里程約37.06億公里。如按每輛小汽車平均運載2人計算,相當于減少6.18億輛小汽車的出行量。
十年間,小紅車在推動綠色出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通過舉辦騎行活動、發布騎游路線不斷倡導綠色出行,以繪畫比賽、“點亮一座亭”公益計劃讓小朋友認識了解綠色出行,推出團租服務讓更多的組織團體能夠輕松組織騎游活動……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小紅車獲譽無數,從德黑蘭“金磚塊”國際城市管理獎,到國際艾希頓可持續交通項目獎,再到全國公共自行車碳減排卓越項目獎……小紅車用實際行動,越過一個又一個階梯。
一條見證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杭州牢記囑托、砥礪奮進、跨越發展的十年,也是小紅車不斷“生長”的十年。十年間,小紅車在“生長”當中見證了杭州發展的日新月異。
2012年,杭州地鐵1號線通車,2022年,杭州地鐵線路運營里程達516公里。從西湖畔到錢塘江邊再到城西科創大走廊,十年間,杭州的交通越來越便利,各個區域在融合發展中越來越緊密。小紅車也以自己的方式逐漸“生長”、融合互通。2012年,杭州只有2962處服務點,6.98萬輛小紅車,累計租用量近3億人次,各區域之間尚無法互通。2022年,服務點已達到5263處,小紅車12.20萬輛,累計租用量達到12.35億人次,從瓜瀝衙前到老余杭,從之江轉塘到塘棲鎮,實現了掃碼租車的全覆蓋,彼此間互聯互通。
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召開,小紅車以自己的方式見證了峰會。前來參加G20峰會的時任阿根廷總統馬克里與夫人一行25人騎著小紅車游覽了西湖,親身體驗了杭州的綠色出行,給予了小紅車高度的稱贊。2021年,杭州亞運會日益臨近,小紅車推出了亞運親子小紅車,迎接亞運盛會的到來。
十年間,小紅車以城市“金名片”助力杭州在國內外收獲了無數贊譽。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全球最好的16個地區公共自行車系統榜首、全球8個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車服務城市、5個最佳實踐騎行城市全球范例、5個以“環境公平和環境友好”的方式走出新冠疫情帶來的壞影響的領先城市……在成就自身的同時,也擴大了杭州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下一個十年,左手民生,右手環保,小紅車將繼續探索創新之途,與杭州共同成長。